当前位置:IT09数码网 > 生活 > 教育指南 > 正文

微小说可否将文学带入微时代

http://www.it09.cn 时间:2012-09-17 13:41来源:中国经济网

////

    □如果说上一代的网络文学开启了文学的草根时代,那么微小说的出现则令草根创作力量更加广泛和壮大起来

    □传统文学对新兴网络文学的态度正在由全面排斥逐渐向加强了解、尝试接受的方向发展

    □微小说与社会生活无限贴近,它对热点话题的及时反映能够满足大众迅速掌握信息、占有信息的欲望

    □大量微小说,为大众提供的不是精神养分,而仅仅是哗众取宠的迎合品,暴露出消费主义盛行所带来的文化生态的畸变

    提起“微小说”的概念,50岁的读者和20岁的读者可能会给出两种解释。传统的“微小说”即小小说,为短篇小说的分支,篇幅多为千字左右,是一种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的文学样式。而新兴的“微小说”则发端于网络,以微博为载体,篇幅更短小,多限于140字以内,是新一代青少年十分热衷的文字表达方式。目前,新兴“微小说”的概念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甚至推动了传统的小小说的再度活跃。

     8月末,已经停办近20年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宣布启动第二届评选,大赛组委会在征文内容说明中明确写道:“欢迎更精短的百字小说”参加比赛。也就是说,以网民为创作主力的新兴“微小说”已经进入传统文学视野,并正在对互联网时代的文学生态产生更多的影响。

    140字的“小说”为文学带来新面貌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分为长篇、中篇和短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社会阅读心理的改变,比短篇小说更短的小小说开始出现。 1993年,当中国微型小说学会联合海内外华文媒体、文学社团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的时候,或许所有的人都不曾预料到,在将近20年之后,会出现比小小说更短的百字小说。

    “父亲病故后不久,我和爱人决定接远方的母亲过来住段时间。一天晚上,爱人很惊奇地对我说:‘我发现你妈挺时髦啊,每天睡前还听MP3。’我瞬间想起那机器是今年春节妈叫我买的,当时还让我教她如何录音。心生好奇,于是趁妈出去买菜翻出来偷听,却发现里面只有打呼噜的声音。”——这篇微小说是新浪微博第三届微小说大赛的一等奖作品,作者的网名为“风铃”。此次大赛在短短17天征稿期内共收到80万份投稿,如此高的参与度与如此庞大的来稿量,相信均为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

    微小说伴随着微博的风行而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态,它不仅具备小小说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等特征,也有属于自身的鲜明个性。例如:它的字数基本在140字以内;它的结局往往出人意表,超乎想象;它能够随时与读者互动,接受读者的反馈,使作者和读者构成一种即时交流的关系。

    不过,微小说与小小说之间也存在本质的区别,因为篇幅仅限于百余字,所以,它很难具备小说文体的全部要素,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一般来说,微小说的内容只能着重于一两个小说要素,它的出现为小说形态的定义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之所以在相隔近20年后再度举办,当中的原因离不开网络微小说的兴起和繁荣。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国内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自此,“微博”这种新的网络交流平台开始走进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微博的影响力和覆盖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而以微博为载体的文字表达方式也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甚至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微小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的。

    “风铃”是微小说创作爱好者,曾经多次参加各种微小说大赛,在他的微博中,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的新作品。目前,像“风铃”一样热衷于创作微小说和阅读微小说的网民难以计数。对于他们来说,微小说的出现为他们实现文学理想创造了一个更易达到的前景。如果说上一代的网络文学开启了文学的草根时代,那么微小说的出现则令草根创作力量更加广泛和壮大起来。

    微小说在质疑声中改变文学生态

    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将百字小说纳入征文队伍,为一向生存在微博世界的微小说创造了与传统文学近距离接触、近距离比较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被传统文学熟悉甚至是接受的机会。

    从网络平台产生的文学,多年来一直受到文学界的批评,有观点认为,网络文学暴露出文学性不足、语言粗糙、题材狭窄等诸多天然缺陷,其泥沙俱下的创作队伍也造成了佳作难寻的尴尬。作为网络文学中的一棵“新芽”,微小说同样面对着许多质疑。

    微小说究竟算不算文学?早在2010年,著名出版人路金波就曾在个人微博中公开批评微小说,他说:“我对这种140字的填字游戏不感兴趣。小说包括:1.故事;2.讲故事的方式。微博的输入框容纳不下真正的故事(故事不等于情节或情节的集合),也谈不上叙述技术。”策划人叶云飞也曾对某次微小说大赛提出质疑,他认为,很多微小说根本称不上是小说,不仅缺少代入感,也缺乏生活元素。更有评论家断言,微小说只是“段子”,是一种娱乐方式,即使进入传统出版也很难得到市场认可,最终会被淘汰。

    不过,文学界也有声音对微小说的出现表示肯定。著名批评家葛红兵认为,微小说是小说受到传播模式的影响而产生的某种变异,“小说一定有能力在140个字以内实现叙事,要是你做不到的话,大可以主动放弃,但小说一定有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联合了《小说界》、《山花》、《青春》、《小说月刊》、《文艺争鸣》等多家传统文学刊物,更邀请了著名作家莫言、蒋子龙等担任评委,无论从哪一角度来考察,这次大赛都是一项正式的文学活动,它欢迎百字小说参赛,无疑是对网络微小说的文学“合法性”做出了某种意义上的肯定。这一举动从一个侧面表明,传统文学对新兴网络文学的态度正在由全面排斥逐渐向加强了解、尝试接受的方向发展。而网络作家的参赛也有利于推动这一创作群体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学性,促进网络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文学是许多人难以实现的理想,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如果想要发表作品必须经过重重的“关卡”,高门槛固然保证了文学的品质,但也收窄了文学的大门。随着时代的发展,数码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和沟通的日益便利,文学门槛的降低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更多的文学爱好者,甚至是普通大众都找到了进入文学的可能。这一潮流或许会使文学泛化,使文学中的精英因子渐渐被大众因子所取代,但也为文学迎来了更多的新可能。

    南京大学教授吴俊对于新媒体带给文学生态的变化有深入的研究,他直言,文学批评对新媒体文学现实缺乏研究,了解也相对滞后。“文学的品质的确需要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来加以保障,但是,我们也不应当忽视新媒体写作和传统写作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包含着谈判、博弈和妥协等多种阶段,当中有没有可能建立某种新的文学价值标准?这是需要我们观察和研究的。”

    根据吴俊的观察,新一代读者很少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而今天的阅读方式、写作平台和写作工具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学形态也必然会随之变化,因此,他认为,文学的美学标准一定会有所改变,好文学的标准也会跟着改变。

    微小说风行是互联网时代大众文化心理的体现

    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的数量为3.8亿,超过了台式电脑网民的数量。而使用微博的用户有2.74亿,比2011年底增长了近10%。由数据可见,微博用户已经占中国互联网使用人口的一半以上,微博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刚刚三年,其影响之大,实在不能不令人慨叹。

    近两年,“微”字成为最热门的社会生活词汇之一,无论是微小说、微电影还是微戏剧,许多因微博的出现而衍生出的新的文艺形态开始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诱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微”文艺满足了大众普遍的文化需求,契合了大众的文化心理状态。

    网友“北京艾丽”是中国微文学网的创办人之一,她是多家著名文学网站的驻站作家,她和她的伙伴们认为,以微小说为代表的微文学的出现反映了大众对精神产品的消费追求简短、明快的心理,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潮流。用“微时代中的微生活”来形容今天的社会现实并不夸张,迅猛的现代生活节奏把许多人的生活都带入到一种碎片化状态。也就是说,时间被生活节奏分割了,人们很难找到较多、较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关联不大的事情,比如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甚至是静心思考,更多的人只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精神愉悦,微小说、微电影、微戏剧等“微”文艺凭借其体量微小、节奏明快的特点自然而然地赢得了大众的青睐。

    并且,微小说与社会生活无限贴近,它对热点话题的及时反映能够满足大众迅速掌握信息、占有信息的欲望。例如,当社会新闻中出现一则“孝子”的感人事迹后,微博很快便会形成以亲情为主题的微小说创作热潮;而当一件不道德事件被曝光后,微小说又会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批判。与时下许多长篇小说的内容远离现实相比,微小说对社会生活的近距离观照显然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80后”、“90后”,乃至是“00后”们比他们的父辈、祖辈有更多的自我展现意识,他们渴望表达自己并获得呼应,微小说这种文字表达方式恰恰为他们创造了舞台,使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找到了更符合他们的文化心理的释放渠道和交流方式。

    不过,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大众对微小说的心理需求中包含着许多浮躁的成分。大量以微小说面目出现、实则只能算作段子的文字,为大众提供的不是精神养分,而仅仅是哗众取宠的迎合品,暴露出消费主义盛行所带来的文化生态的畸变。因此,微小说创作只有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真正不断完善并发展其文学性,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微小说不应当仅仅满足于适应大众的文化需求,更要追求对大众文化品位的提升,使这种以极其有限的文字展开叙述的新的文学样态具有更深远的意味和更扎实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IT09数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