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T09数码网 > 热点 > IT产业 > 正文

PC的下一站是超极本

http://www.it09.cn 时间:2012-08-24 13:19来源:金羊网



    8月2日,第二届英特尔零部件厂商大会在深圳召开,参会厂商中包括百余家供应商,其中80%是内地企业。作为PC行业的领军者,英特尔声称将带动全行业共同寻求新的合作模式和产品设计理念,推动PC产业特别是超极本产品的发展。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亲临深圳,与深圳本地厂商探讨超极本的“钱”景。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2008年初,随着联想、宏碁、戴尔、惠普等一线厂商纷纷推出上网本产品,这种低价便携电脑的发展走上快车道,到2008年年底,上网本销量已突破千万大关。

    2008年10月,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的老对手台湾威盛电子不甘人后,拉拢数十家深圳中小厂商成立了“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该联盟负责整合IT产业链相关资源,并提供了制造廉价上网本的产品平台,让毫无电脑制造和设计经验的企业在3个月内就能让产品上市。

    对英特尔、微软、威盛这些行业“带头大哥”来说,上网本的失败是他们对消费者需求的一次错判,错了,还可以推倒重来。而对许多亲身参与这波上网本浪潮的深圳厂商来说,这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据了解内情人士透露,大部分深圳企业在这场上网本豪赌中血本无归,很多损失超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这些做PC配件、山寨手机发家的厂商发现,一般手机模具只要8万元左右,而做一套笔记本模具要45万元,一个设备投入就要花两三千万元,还要配置研发人员,人工成本极高。但在当时的上网本热潮氛围下,深圳老板们已经很难再保持理智。

    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也是当时上网本狂热的亲历者之一。他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回忆2009年3月由他组织主办的“中国首届上网本产业高峰论坛”的盛况,更多的还是唏嘘。

    提及当时的情形时,一位经历过的老板仍旧不免有些激动,“研究机构、媒体当时对上网本疯狂炒作,都说上网本的机会来了,在各方面的热捧下,各路人马开始进军上网本市场。”

    “当时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只是觉得传统DIY产业不太行了,想给这些DIY配件公司和山寨手机厂商一个转型的机会。在当时看来,上网本很火,我们就组织了一批厂商搞了这个论坛。没想到会这么火爆,到场的人比预期多得多,好多人都只能站着听。”李易回忆说,这次会议的火爆引起了英特尔的重视,不但暗中派人参与,其后还挨个拜访厂商,让他们放弃选择威盛芯片。

    “现在想想,如果这些厂商当时跟着威盛,说不定还能有条生路,不至于因为标准化、规格化而失去竞争力。”李易话里仍带着一丝憾意。

    其实李易并不需要觉得遗憾,因为山寨上网本另一大推手威盛电子历经此役后,同样无心恋战PC处理器,目前市场重心已经转移到嵌入市场和手机芯片之上,当年一呼百应的OEM部门负责人也已离开公司,想一起盘点当时得失的机会都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IT09数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